据史籍《路史》记载:“段干氏初邑段,以邑干,因邑为氏。”又据史籍《史记》中记载,春秋时期道家鼻祖老子之孙李宗,曾任魏国的大将,先后被封地在“段”、“干”两地,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命姓,或者复姓段干氏,或者单姓段氏,或者单姓干氏。
段干复姓后来有的改为单姓段氏,有的改姓单姓干氏。
注:此源为史籍所记载的段干氏渊源,目前颇为引发争议,有待进一步考证。
段氏起源于姬姓,姬姓的始祖是黄帝。黄帝打败蚩尤后,为他的二十五个儿子中的十二个分封了不同的姓氏,其中就有姬姓。黄帝的嫡系后裔长期以来保持着“姬”姓。黄帝的第三十一世嫡孙郑武公(姓姬,名掘突),他是春秋时期郑国的第二代君主。郑武公的妻子武姜生长子庄公时难产,生二儿子叔段时却很顺利,因此她喜欢叔段而不喜欢庄公。郑武公病重时,她请求武公立共叔段为太子,郑武公没有答应。后来叔段与姜氏合谋,准备袭击郑庄公。郑庄公获悉后派兵讨伐。结果叔段大败,逃到一个叫共的地方,所以叔段又叫共叔段,后被郑庄公所杀。共叔段的后代为了记念祖先,便将姬姓改为段氏。传到第五世孙,即为著名战国初期的魏国贤者段干木,由此而产生了段干氏。
据史籍《路史》和《史记》上的记载,春秋时期老子李耳之孙李宗,先被封于魏国的段邑,后又封于魏国的干邑,后来“以邑为氏”,合其封邑名而称段干氏。段干氏得姓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春秋时期的魏国国境在今山西省芮城及以北地区,所以段干氏首源地应在山西,后来逐渐向东播迁。段干氏后人奉李宗为段干氏的得姓始祖。
资料有待补充。
扶风郡:周朝时期置郡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县、咸阳市一带地区。汉朝武帝太初元年(公元前104年)置右扶风,与京兆、左冯翊合为三辅,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、凤翔县一带。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名为扶风郡,治所在隗里(今陕西兴平)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、干县以西,秦岭以北、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地区。五代时期后汉将其辖地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。西晋朝时期移治到池阳(今陕西泾阳),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畴(今陕西乾县)。隋、唐两朝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。
鲁 郡:亦称鲁国、鲁国郡。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,治所在鲁县(今山东曲阜)。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,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、泗水、滋阳一带地区。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。另外,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,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,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,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,继而恢复曲阜原名,而治所均在兖州。